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我爱我班

乘着梦想的翅膀,我们从这里起飞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把教室装扮成呈现亮点的场所  

2011-04-01 09:36:54|  分类: 班里那些事儿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 前天在高一的一个班听课时,看到几幅墙上挂的毛笔字作品,都是学生自己的。我随即在听课记录上记下了:“让教室成为学生自己的教室,我的教室我做主,我的教室我装扮,我的教室我喜欢”。

       学生每天近2/3的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,什么样的教室文化,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。教室是学生的家,除了有书、有资料,还要有文明,有温馨,有昂扬,有文化内涵,有学术气息。

       我校开展了亮点展示活动,以亮点引领个性张扬,以特长体现存在的价值,以认可体验成长的快乐,在各类简报中都能看到典型,这种学校层面的做法比较普遍,我们在此之前也做了,连长廊、走廊的名言牌匾都是学生的名言,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挂在墙上,其自豪感可想而之,或许一生都能记住与名家、大师一并上墙的荣耀,如果这种做法放到班级,让教室成为学生的展示平台,会有更多学生的更多展示机会。激励要从身边开始。

       学生成果的展示,现在大多是教师行为,大多为一个评比结果,如果改变只为功利性的量化,如果让学生自主定夺,让学生自我陶醉,自娱自乐,相信学生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,那么,学生内在的潜力会更多地显露,学生会作为乐趣参与,会有冲动的展示欲。有时,学生想到的比老师想的更有创意,因为是学生想的,所以更符合他们自身的需要。学生中的能人多的是,只是我们还有所包办,舞台太少又太小。

       教室的墙壁、黑板、空间等都是施展的平台,装扮的主体应从固定的几个人变成小组轮换,把我校“小组竟学班级管理模式”中合作小组的职责再延伸,内涵再丰富,展示的内容可以扩展到学生的各个方面、各类成果,可以是体会、方法、摘记,可以是艺术成果,可以是社会实践成果,可以是活动图片,可以是研究小课题的成果,可以是其他方面。借此拓展视野,拓展思维领域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,都以一技之长确立在班级的位置,不再因成绩差而游离于集体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1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